《伤寒论》作为中医经典著作,其经方体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支撑,但不少学习者常面临 “条文记熟了,接诊时却不知如何辨证开方” 的困境。中域教育开设的 “实战伤寒论” 线下课程,由实战伤寒论创始人庞龙老师主讲,正是为了让学习实战伤寒论落到实处,帮助大家把经典经方转化为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能力。
一、师资亮点:实战经验扎实,讲解通俗实用
主讲老师庞龙,是古中医扁鹊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人,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,从事中医工作二十余年,其中专注《伤寒论》临床实战二十余年,同时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山东庞氏中医馆馆长。
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,庞龙老师始终以《伤寒论》经方为核心诊疗思路,积累了大量真实病例。比如曾有位患者长期受反复咳嗽、痰白清稀、遇寒加重困扰,辨证为寒饮停肺证,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后,咳嗽症状明显缓解,后续随访未再频繁复发;还有位患者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冷痛、呕吐清水,辨证为中焦虚寒证,用理中丸调整剂量并搭配少量温胃药材后,症状逐步改善。丰富的实战经历让他在教学时,能把抽象的经方理论与具体病例结合,用平实的语言拆解复杂概念。比如讲解 “六经辨证” 时,不会只停留在 “太阳病、阳明病” 等理论条文,而是结合患者的症状、舌苔、脉象,说明如何通过 “恶寒发热与否”“舌苔厚薄颜色”“脉象浮沉迟数” 判断病症所属经证,让学员既能理解 “为何这样辨证”,又能掌握 “具体如何用方”,避免 “纸上谈兵”。
二、课程价值:四大模块系统教学,聚焦临床应用
学习实战伤寒论的核心价值,在于构建一套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诊疗体系,课程通过四个模块层层递进,帮助学员逐步掌握经方实战能力:
梳理理论底层逻辑:系统回顾《伤寒论》核心内容,从 “六经辨证” 的本质出发,讲解疾病发生、发展及传变的底层逻辑。比如分析太阳病时,会详细说明 “脉浮、头项强痛而恶寒” 的病机是 “风寒外束、卫阳被遏”,以及太阳病向阳明病(如高热、口渴、汗多,病机为 “里热炽盛”)、少阳病(如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,病机为 “邪在少阳、枢机不利”)传变的条件,让学员明白不同病症之间的内在联系,避免仅靠症状 “对号入座”,为临床辨证打下扎实基础。
实战方剂应用讲解:以 6 个基础方为核心,结合六经病证特点,讲解方剂的适用场景和实战加减方法。例如讲解小柴胡汤时,会说明其适用于少阳病 “往来寒热、默默不欲饮食、心烦喜吐” 等症状,同时详细说明遇到兼证时的调整方式 —— 咳嗽加五味子、干姜以敛肺止咳,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,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以缓急止痛;讲解桂枝汤时,会明确其适用于太阳中风证 “发热、汗出、恶风”,若患者项背发紧则加葛根解肌舒筋,若有气喘则加厚朴、杏子降气平喘,让学员清楚 “什么情况用什么方,方中药物该怎么调”,解决 “方子记住了,不会加减” 的难题。
伤寒舌象秘法传授
上一篇:導引按蹻